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时空走私1859
  4. 第一四三章 淮安保卫战(五)
设置

第一四三章 淮安保卫战(五)(2 / 2)


换言之在精武军再次扩军之后特别是由团变师之后看似王三武的权力变大了成了师长但实际上反而还不如以前自由军队的控制权实际上牢牢都掌握在总参谋部或者说李永吉手中。

上次能打下淮安也是托了夏季攻势这个总体战的福让他可以在局部战役的时候临机决断增加几个战术目标但他打下淮安后想继续往北那是绝对不可能了因为总参谋部不准。

这个时候如果还想达成自己的意志就需要逼迫精武军而直接请战估计作用不大因为谁都看出李永吉暂时不想跟清廷决裂那么反过来他们可以逼迫清廷再让清廷去逼迫精武军整体!

什么事情能够触动清廷的神经呢?毫无疑问就是截留漕银!

果然在王三武截留漕银之后清廷立刻做出了反应好在那时候咸丰皇帝还有点理智没太过分李永吉也开始冷处理事情看似还有缓和的机会。

然而在这时林咏叹又悄悄鼓动军中的激进派开始剪辫子了这一下咸丰皇帝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派兵过来把精武军打成了叛逆。

其实这个时候稳妥的方法应该是带兵南下放弃淮安到扬州去这样可以跟精武军连成一片不再是这样孤军深入反正只要把银子粮食通过水路运回去就行清军多是北兵不擅长在南方作战而且南边还有太平军帮忙到时候三国鼎立局面就成了。

然而林咏叹不这么看在他看来清军现在看似强大实际上是最虚弱的那三十万大军已经是清廷掏家底的货色了一旦把这三十万大军歼灭到时候精武军就可以趁势北伐一举夺取北京城然后凭着战胜之威立国登基再号令天下到时候天下唾手可得。

相反如果继续等下去给清廷喘息之机让清廷缓过气来重新编练新军那后果就难料了毕竟现在清廷跟俄国人勾勾搭搭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万一时间拖久了把俄国人招来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就这样林咏叹制定了分兵把守自陷困境示敌以弱的把戏就是要让王三武自己当诱饵。困在淮安城然后等着清军攻打再放弃外城固守内城等精武军援军过来后跟清军在淮安城里来个内外开花把清军全歼在这淮安城内!

正是因为早就有了这个主意所以王三武驻扎淮安期间早就做了一系列的安排比如提前编练了大量民兵部队比如提前把内城周围的民居给拆除。比如提前把大量金银与粮食存进内城还加固了内城的防御甚至在内城修了一个侦察塔!

王三武曾经推演过只要他们精武军的主力部队进入内城凭着他们的火力清军来的人再多也没用要想攻破内城没有三个月以上时间是不可能的而在这个时间内。以精武军的高效率与高机动性援军早就过来了。

一旦援军过来到时候就成了决战态势清军在野战中肯定打不过精武军。最后必然是退入淮安城这样他们的内外开花政策也就成熟了。到时候内有王三武的内城部队外有精武军大军围城。清军的兵马恐怕大部分都要交代在这里。

等清军主力在淮安丢掉之后到时候北方空虚李永吉也再没有借口推脱。只能是带兵北伐到时候打下北京建国称帝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当然这么做也有危险最大的危险就是始作俑者的王三武因为他的这个连环计等于是逼迫李永吉造反而这些策略就算一开始对方没看透但随着计划的推进李永吉早晚会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到时候心里肯定会有个疙瘩。

尽管王三武不在乎他觉得只要能帮自家外甥他怎么样都好而且他也不认为李永吉会对自己如何但林咏叹可不这么想。

林咏叹跟李永吉没怎么接触过不过王三武经常在他面前称赞他那个外甥所以林咏叹对李永吉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

在他想来李永吉能在那么短时间内拉起一支像精武军这么强大的力量还能够迅速占领这么大的地盘甚至在养兵的同时财政还没问题那肯定不是一般人。

这些短期崛起又身居高位的人肯定是疑心病很重要不然也不会搞什么参谋部制度所以他那套把戏压根就没指望能一直守得住因此关键就要利用当前的局势再加上王三武的身份来提前化解李永吉对王三武的疑虑。

要知道林咏叹现在已经打上王三武的标签了王三武好他就好如果王三武失势他也不会有好日子所以他想来想去就让王三武趁着被清军攻城向李永吉求援的机会把前因后果直接说出来当然这里肯定不能说是他林咏叹的主意必须说是王三武的意思而且就连王三武准备好惩罚一心一意为李永吉打算的说辞也得说出来。

按照林咏叹给王三武准备的说辞那就是在清军攻城后他立刻向李永吉打电话求援在求援的同时先把目前的态势给他讲明白然后呢再顺势请罪把之前的计划说出来甚至后面的内外开花之策略也都全部说出来。

说完这些王三武要再次请罪并要放低姿态说可以接受任何惩罚只是希望李永吉能够在此战过后早日北伐中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也就是说态度要端正认错要诚恳目的要明确必须把这个擅自行动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小一点的话则要上升到完全为李永吉着想不顾惜自身的意思总之就是要全心全意为李永吉。

在这种情况下李永吉就算生气也不会太当真就算要惩罚王三武也不会太过分毕竟现在还是用人之际。

换言之其实无论王三武是否提前认错李永吉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过于惩罚他至少不会砍掉他的兵权是否提前承认错误的唯一作用就是让李永吉心里舒服与否就是直指李永吉的人心让他不至于在以后给王三武小鞋穿。

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前承认错误结合当前的局势是另外一种形势的逼迫是逼迫李永吉以后再也不提此事不过这种逼迫就显得更软弱更隐秘不可查。

要知道王三武如果提前承认错误。提前说出他的计划提前摆出一副任你处置的样子那就说明你是忠心的。

试看古往今来所有大权独揽的帝王们他们不怕你犯错不怕你犯浑就怕你不忠心就怕你有事儿藏在心里!反倒是那些看似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只要是忠心为主哪怕是做错了事往往也能获得帝王们的原谅。

因此。林咏叹教给王三武的方法别管过程多复杂但核心就是一个忠字必须要继续把全心全意为李永吉的意思表达出来并让李永吉切实的感觉到这样的话哪怕他是好心做坏事哪怕他是事实上的逼迫了李永吉只要他提前承认错误。靠着他亲戚的关系想必也不会有问题。

应该说林咏叹作为一个古人对现代文化理解虽然很一般。但对人心的把握却入木三分别说王三武按照他的方法这么一做李永吉还真就没说什么。只是说会尽快带兵救援。

似乎也知道现在担心李永吉看法有些多余了所以王三武很快又跟林咏叹提起了另外一件事:“对了中雅(林咏叹的字)兄。今天白天的战斗结束了清军虽然攻势急切但我看他们已经把劲头儿都用完了接下来未必能再有这种攻势。到时候就算没有我们的支援单凭那些民兵恐怕也能守住外城。那样的话万一清军始终攻不破外城咱们的内外开花之计还能用么?”

“不用担心。”林咏叹摇摇头“僧格林沁没那么脆弱相反按照他以前的作风他是越打越疯的那种这种阵仗还吓不倒他来日必然还有更激烈的战斗。嗯照现在看西门虽然打的最惨不过冯子才的确有点本事暂时来看是不会有问题北门也暂时无碍但南门就有些危险了。

要知道南门之前原本就经历过太平军跟洋人的攻击而且是他们的主攻方向多有损毁我们后来又没怎么修缮现在还能守住也是跟那个方向的清军将领没发力的缘故。但南门守军没有经验在今天就把物资消耗的差不多了明天再打的话就算能守住恐怕也时日不多了。”

“也就是说你觉得南门会失手?”王三武问。

“没错。”林咏叹道“如果清军保持这种攻势最多三五日南门就要失手到时候其他城门估计也危险了就要全部看我们的了。”

“这我倒不怕。”王三武到“我的精锐步兵团骑兵团还有两万最能打的民兵部队都在内城粮食弹药都很充足官兵士气也高城防就更不用说了守住这里绝对没问题。不过外城的老百姓恐怕要遭殃了要是提前把他们接进内城就好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林咏叹道“要想成功总要一些牺牲如果我们提前把他们接进内城那么多人对我们自己也是个压力再说那样一来我们放弃外城的意味就太明显了将来口风对我们不利。相反现在这样子至少我们表现的还是一副努力守城的样子就算我们提前把主力部队放进内城那也是更有效的利用我们的力量当作预备队避免被对方各个击破。”

“这……”王三武想了想点点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我们今天一天都没有对外城守军进行支援哪怕一炮都没开过似乎也说不过去吧?”

“外城守军打的很好干嘛要我们开炮。”林咏叹笑道“等城门被打破的时候我们再开炮支援吧既要多杀伤清军也不能把他们给吓跑了要不然他们进不来城还怎么在这里呆下去?特别是那些骑兵他们不来我们还怎么留住他们?”

“说到这里你怎么那么肯定他们的骑兵部队会进城?”王三武道“骑兵应该是在城外才对吧进城不是舍弃自己的优势么他们会乐意?”

“嘿嘿如果是咱们精武军自然是令行禁止可清军不是啊。”林咏叹自信的摆摆手“清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比如他们的步兵主力实际上是各地绿营兵而骑兵则是以蒙古骑兵跟八旗兵为主。

一旦打破城防那就意味着大抢大掠这么好的机会你认为他们的骑兵部队会丢掉?会眼睁睁的看着汉人的绿营兵在里面发财他们蒙古人还有满人却在外干看着?

所以说最后必然是蒙古人还有满人先进来抢掠他们是骑兵的主力只要他们进来就肯定不乐意出去了我们也不会让他们出去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就可以把这支部队吃掉!”

“这就需要对时机有个很好的把握了。”王三武道“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让他们过早的打进外城总要磨蹭一段时间让我们的援军有时间赶过来否则他们的骑兵太早进城万一抢够了再出去可就不好办了。”

“这个倒也是。”林咏叹点头“虽然叫我看满蒙骑兵只要进了城我们只要固守内城不出不过分的主动打击他们普通人是不会放弃城里的花花世界而继续去外面受苦的破城之后的奸淫掳掠一旦开始是很难轻易放弃的。不过行军打仗的事情我说不好所以具体怎么打还得靠师长您自己做主才行。”

“知道了。”王三武眯了眯眼“刚才大帅在电话里说他如果全力动员最迟十五天左右就能率军赶来那我就想办法让外城的人守他个十三天吧留下两天给清军进城想必应该够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