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时空走私1859
  4. 第三十七章 二次招兵(二更)
设置

第三十七章 二次招兵(二更)(2 / 2)


这种情况下外人顶多送饭的时候能偶尔听到里面有整齐的读书声其他什么也不知道。所以这群孩子在院子里究竟学了些什么又干了些什么外人谁也不知道只能通过每次送饭时候听到的读书声推断他们是在读书。

换言之李永吉那八十名少年奴是李家新宅中身份最特殊行为最神秘的一个群体除了李永吉谁也没法去指挥这些人甚至连身影都难得一见。

总之商量好了二次招兵的标准后除了王三武跟张威继续留在青浦县的李家新宅带领早先招募的护院家丁去保护李永吉一干人之外其他诸如周达、林春生、江云跟江海这些人则两人一组分头行动去青浦县附近的各个乡村里公开的张榜招兵。

由于待遇太好就算有那所谓一进兵营不得私自退出之类的约束大家也是踊跃参军。这倒不是说这些人不知道军法约束的厉害而是在这些人看来这精武军毕竟是个本地团练武装一般而言就是当当摇旗呐喊运送下钱粮的活儿危险性比官军要低不少所以那约束看似严格估计实际进去也就那么回事儿。

说白了就是大多数人只看到好处而对可能的惩罚忽略不见只有以后切身体会到厉害之后军法的权威才能建立起来但是显然这严刑峻法不可能在招兵的时候执行所以大家才这么踊跃。正是由于待遇太好不但吸引了大批流民连一些小有田产的良家子弟也就是自耕农跟富裕的佃农也争相报名参军。而实际招兵过程中能达标的人主要都是那些良家子弟真正的贫民流民反而很少。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青浦县是个繁华地区也是个农业大县这样的地方贫民之类的的确也有不少但他们往往很难让自家人去安心读书只有那些自耕农或者富裕点的佃农才能让子女读上书。

其实达到熟读三百千学识标准的年轻人在青浦县周围有很多很多所以年龄跟学识两点不成问题视力也不是大问题健康方面也能大体过得去但那个一米六五的身高就是个不小的限制了。

虽说中国人自古到今平均身高一直就不算太矮至少比古代日本人要高的多但由于食品单一跟普遍缺乏营养一米六五的身高在清朝特别是在江南地区也算是比较高的了所以这个限制才是最大的限制。

不过就算身高的限制比较高但架不住人多啊。一个青浦县此时就有近三十万人其中年轻的男丁超过八万人周围的县城也差不多有这些人数。而且青浦县身为上县营养水平一直比较高所以能达到一米六五身高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多走走就算不出青浦县要招够合格的五百人也是不难的。

事实上周达跟林春生等人的心很大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只招五百人算完而是只要达标就多多益善。就这样等过了半个多月李永吉稍微抽出点空开始过问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招兵足迹已经遍布整个松江府招募的达标人数则已经超过了三千二百人而且这个数目还在不停的增长。

发现超额了这么多李永吉连忙喊停接着又派出李进宝跟孙旺让他俩分别去那两个招兵小组让这两个招兵小组带人分批进驻养心居。

之后李永吉又让张威在青浦县招了一批泥水匠跟木匠先跟着李永吉学习如何搭建彩钢房。

由于彩钢房的结构十分简单图纸标注的也很简单明确所以那批泥水匠跟木匠的学习能力比李永吉还强只亲自操作一遍也就是搭建了一个小型彩钢房就触类旁通再搭建类似的彩钢结构建筑的时候比李永吉还顺手。

发现这些人已经会搭建彩钢建筑了李永吉就让张威带着这些泥瓦匠、木匠以及他们自己的学徒带着李永吉弄来的彩钢材料装船分批运去养心居。

到了那里后这些人会先在张威的监督下用彩钢把军营宿舍给搭建起来顺便挖壕沟建营垒平整大操场人手不够的话就让那三千多人帮手材料不够就去买。总之那些新招募的士兵一开始不用学如何列队训练只需要学会如何建房子挖工事就行。

如此又过了半个多月当李永吉在青浦县把李王两家跟生意上的事情都整合的差不多的时候养心居那边也在三千多人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原有的建筑借助从青浦县源源不断送过去的彩钢、木头等资源初步改建出了一个兵营。按照张威的来信那个兵营就算养上一万人都绰绰有余。

另外养心居兵营那么多人的食物供应目前一直都是李永昌在负责虽然还做不到顿顿有肉但一天三顿饭顿顿大米饭管饱一周喝一次肉汤还是做到了只这一点就深得所有人的好评也让那三千多人死心塌地的安心当兵。

就这样等到了农历的十月中旬李永吉把青浦县的事情交代完毕便带上自己的少年亲卫队外加王三武跟他亲自挑选的三十名亲信武装家丁一起乘船浩浩荡荡的开去养心居去开启正式的练兵之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