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重生电影大师
  4. 第八十三章 发布会
设置

第八十三章 发布会(2 / 2)


2002年的开机发布会不像十年之后的发布会那么复杂有各种游戏来调动现场的气氛剧组的主创自我介绍之后就轮到了媒体采访。

媒体采访的重点集中在陈道明和王志文的身上这两位一个主演了《黑洞》另一个主演了《黑冰》都演坏人而且得演得特别出彩。这回两位谁演好人谁演坏人肯定得问个明白。

陈道明和王志文都是在影视圈的前辈这种采访他们应付起来自然是挥洒自如。其中也有充满恶意和挑拨的问题不过两人都轻易化解了小样给我挖坑我出来闯的时候你还玩尿泥呢因此整个现场气氛十分融洽。

不过不管不是陈道明还是王志文在谈到为什么接《黎明之前》时都对剧本夸了又夸剧本很有新意完全颠覆了以前谍战剧的模式总之是各种夸。

本来记者们对苏烈不是很有兴趣履历一片空白可以提问的点不多。现在听到陈道明和王志文反复夸剧本心里就有了一个疑问真的有那么好?

有记者就将问题抛给苏烈:“请问苏烈大家都对《黎明之前》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很好奇你能给大家讲一下么然后《黎明之前》的卖点又在哪里?”

“谍战题材就是敌我双方的较量在《黎明之前》中主要是两个组织的对抗。”苏烈简单介绍了一句然后道“至于卖点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周星驰的电影?”

记者觉得莫名其妙怎么扯周星驰身上去了点头道:“喜欢!”

苏烈又问道:“《辛德勒的名单》喜欢吗?”

那记者虽然没看过还是点头道:“喜欢!”

苏烈笑着道:“如果我说从编剧的角度来看周星驰的电影和《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共性你相信吗?”

现场的记者顿时兴奋了看来这个年轻人没有经验张口就胡来这下新闻就好写了。黎明之前欲打造中国的版的辛德勒名单黎明之前要超越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新闻腹稿已经开始构思反正他们挨骂的也不是他们。

台上的陈道明等人都轻轻摇头这个苏烈太年轻了真是张口就来。

管琥更是轻轻地拉了一下苏烈示意他收敛一点不要张口就来。

那记者摇头道:“不信!”

苏烈不紧不慢地道:“《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开始是个投机商人他的目的就是赚钱而且这个人还很好1色。有一场戏有个犹太女孩请求辛德勒救自己的父母辛德勒在楼上看了一眼不愿意见那个女孩。女孩回去后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好妆再来找辛德勒辛德勒马上就把她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辛德勒从被迫救人到主动救人最后宁愿散去家财也要救人整个人物就从一个投机商转变成了一个英雄。周星驰的电影里的人物也是这样人物身上有各种毛病贪财好1色胆小等等人物经过转变最后成为英雄。无厘头搞笑这些其实只是周星驰电影的皮真正的内核是人跟我们一样活生生的人。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那个不完美的我们所以大家才会跟着电影里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黎明之前》也是这样我们讲的是人的故事敌我双方不管是刘新杰谭忠恕还是其他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当你们看到这些人物的时候你不会觉得这些人物离你很远而会觉得他们就在你的身边。这是《黎明之前》跟从前的谍战电视剧的最大不同也是卖点之一。”

现场的人都震住了周星驰的电影和《辛德勒的名单》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竟然真的有共性这话真的很有道理。

苏烈继续道:“再来说第二个看点以前的谍战题材基本上都是探听情报转移情报非常简单。《黎明之前》强调斗智强调专业性强调技术对抗。在《黎明之前》中敌我双方都是非常专业的特工专业性体现在哪里?在对专业技术的运用上我举一个例子。”

说到这里苏烈双手交叉抱在胸前问道:“谁知道这个动作在心理学上代表什么含义吗?”

有一个懂心理学的记者举手道:“代表拒绝!”

苏烈冲那记者一笑:“非常对代表着拒绝与否定。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交谈的对象已经交叉起手臂时我们就应该明白对方打算结束这次谈话了。这是一种防卫心理在商业谈判中这种防卫心理一旦出现那么在商业谈判中你的任何让步、协议都很难达成。

以前的谍战剧敌人在审讯地下党时候总是叫嚣着打给我狠狠地打!说真的根本就没有技术含量。《黎明之前》中不是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在审讯的时候敌人会通过对人体动作的观察来判断被审讯者的心理状态是进攻状态是防卫状态还是其他的并会以此为契机来突然心理防线。而被审讯的地下党则会故意做出一些动作以此作为心理陷阱诱骗敌人上当。在《黎明之前》中审讯就是一场心理和智慧的较量。

当然《黎明之前》还有很多的卖点我就不再说下去了相信在电视上播出的时候会让大家大吃一惊的!”

苏烈的这番话下来记者全都服气了他们清楚的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就连陈道明、王志文这些老江湖也微微点头。

两个小时的开机发布会过后剧组没有停歇《黎明之前》正式开拍。

(需要稍微铺垫一下然后去威尼斯不然后面很多东西进行不下去!求收藏求推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