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602章取经,唯一真经
设置

第2602章取经,唯一真经(2 / 2)


确实也能穿。

可是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啊多么绚丽的思想多么美丽的衣裳结果到了后世都变成了这个补丁那个补丁?

斐潜皱着眉头。

『士元且在此处稍驻……』斐潜咳嗽了一声『某……嗯去去就来……』

庞统眼珠子转悠了一下不敢露出笑容只是很严肃的点头。

斐潜当然不是为了去更衣方便而是准备去找外援。

号称是大汉行走的图书馆蔡大家。

斐潜背着手熘熘达达的进了后院拐过了回廊进了后堂之中抬头就看见了蔡琰正在给斐蓁上课。

上的是诗经。

斐潜听了两句是《陈风·东门之池》……

说起来这些上古经文就像是三礼易经还有诗经这些都是需要师傅讲解传授的否则很容易就片面理解了或者说只是看到了其表面上的含义就像是这个《陈风·东门之池》若是只看字面上的意思那么就只是城门之处的男女在浸泡洗麻然后在劳动当中对歌的场景。

但是如果说再将陈国的历史背景加进去可能又是有些新的意思衍生出来……

毕竟文章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并且还要根据当时写文章的背景来解读的才能算是比较正确的理解一篇文章的方法而陈国当时的历史环境如果不是有人懂得进行讲解只是按照其表面意思表示这就是一群狗男女在相互唱淫曲那就多少有些过分了。

毕竟诗经也是孔老夫子修订过的要说这是淫曲岂不是去扇老夫子的脸么?

斐潜想到了此处忽然像是触动了些什么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皱眉沉思起来。

过了片刻之后蔡琰教导斐蓁告一个段落便是盈盈走了出来到了斐潜边上行礼『见过夫君……你这是……有什么事么?』

『啊?哦哦……』斐潜回过神来『也没什么事嗯……对了娘子可知当下还有什么道经?』

『道经?』蔡琰微微睁圆了眼显然是觉得斐潜这个问题有些浅白不能理解『道德经啊……』

『除了道德经。』斐潜说道『道德经我知道。』

『除了道德经之外啊太平经算不算?』蔡琰又说道。

斐潜摆摆手『太平怎么能算牵强附会的谶纬之言甚多明显是后人伪作假借仙人之名而已。』

蔡琰转转眼珠子『那这么说的话还真没有了……怎么了?』

其实东汉当下其实还有一本被后世道家供奉为本经的《周易参同契》但是这本经书么斐潜手头上并没有蔡琰也没看到。因为这本书还在姓魏的一个道士手里现在这个阶段有没有完整的写出来还是两说。而且这个魏道士也不再长安三辅而是在江东同样也是普通道经类似于儒家子弟写的易经注解之类的文章。

所以若是论及道家的『真经』还真是紧缺得要死。

斐潜将大概的情况和蔡琰说了一遍。

蔡琰点了点头『若说真正的道家真经啊说起来就只有道德经其余的么……大多数都是后人所撰假借先人之名而已……既然求的是真经那就只给道德经不成么?』

『只给道德经那怎么……』斐潜哈了一声话说了一半脑袋当中忽然之间灵光一动对啊为什么不行呢?

思维误区啊!

受到了后世那些影视什么的影响斐潜也是觉得就想要唐长老取经一样到了西天之后哗啦啦库房一开一本本的经书搬运出来然后才叫做取经圆满。

然后觉得儒家那么多经书了道家怎么也要搞个十本八本的才能算是『真经』丰厚体现出泱泱大国的气度来……

可是蔡琰的话却点醒了斐潜。

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真经』呢?

为什么要跟着儒家或是佛家的路子走呢?

『哈哈哈娘子所言甚是!』斐潜不由得拉着蔡琰的手哈哈笑着若不是周边还有护卫以及斐蓁伸着脑袋看着斐潜真想要抱着蔡琰亲一口将蔡琰拉得贴近了些悄声说道『晚上晚上再来找娘子叙话……我走了!』

说完斐潜便是转身就走留下有些羞色的蔡琰。

『真是……』蔡琰娇嗔道一转头看到斐蓁伸着这个脑袋滴熘熘眼珠子瞧过来不由得板起脸来『你看看你父亲有事了才叫声娘子没事了甩手就走……你可不能学他!刚才教你的会背了么?背来我听!』

斐蓁立刻像是霜打了一样低下脑袋『哦……』

……(;¬_¬)……

斐潜越走越快然后脸上的笑容也渐渐的绽放了出来。

『大道至简啊……』斐潜拍了拍手走进了厅堂坐下笑着对庞统说道『你我都是自寻烦恼……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何必多真经真经乃本一也!』

庞统闻言怔了一下想了想旋即也是笑将起来『夫小辨破言小言破义小义破道道小不通信道必简。正是此理正是如此!有伪经数十不如真经唯一!真经便是《道德》一部其余道经皆为旁经伪经!此方合青龙正经正解之论!如此道家方可传承有序直朔本源!妙哉妙哉!』

庞统越说越是兴奋『方才臣就觉得有些不对今思之便是错于此处!青龙寺正经之论绝谶纬之说便是多有士族子弟不满如今若是我等假托他经引为真经传于取经之人岂非自辱乎?今后又是如何讲什么正经正解?道家真经唯一道德老子之所立孔子求教于老子庄子亦求教于老子春秋之经多有源于老子者若道德不为真经何经可称真经?』

庞统拍着手继续说道『真经便是唯一。道为道德儒为论语其余之经或为旁经或为另解或为后注有先贤立论之功亦有后来衍生之勋传承有序各有本源可绝牵强可除附会可免混淆先后秩序可绝贪墨他人论着!此方合青龙寺正论正解是也!幸得主公提点差点误了大事!』

斐潜微笑着也是感觉到了念头通达。

后世封建王朝之中的各种湖涂账各种恶心的事件还不都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搞出来的?说是法治封建王朝之中那朝哪代没有制定各种法典?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好因为无论是多少法典其实依旧是人治因为这些当官的人从学习经文开始就陷入了必须要给经文找理由找借口去服从上级的各种奇葩需求去满足上层各种欲望找到依据的怪圈之中。

最后所有事情的解释权可以归于这个也可以归于那个就是唯独不归于老百姓。

户籍制度是上面要求制定的各种流程也是上面要求制定的结果所有落实下来的事情变成都是要老百姓去做这个去做那个去证明自己父亲是父亲母亲是母亲爷爷是爷爷奶奶是奶奶然后坐在里面的家伙屁股都不动一下。

这有道理么?

没道理可是流程就是这样。

而这个流程又是怎么来的?

因为在华夏之初在所有理论的源头的地方就已经是不讲道理成为了混乱的谁拳头大便是谁的谁抢到了就是谁的那么还能指望后续理论发展能够符合逻辑遵守律法?

到了最后天天表示说要鼓励创新然后有人真的傻不愣登的创新了立刻就有人仗着权柄凭着财势猪突一般的闯过去要么采买要么吞并要么一巴掌拍死要么将其扯得四分五裂这就叫做鼓励创新?

结果等都没创新了人人喊着不生了要躺平了才来慌乱想尽办法忽悠大声高呼些口号扔出三瓜两枣来表示表示又有什么用处?

真要是为了三瓜两枣而去的又会是谁?会是那些原本醉心于专研全心于创新的人么?

这样一搞浪费多少时间浪费了多少热情?

华夏原本可以更好啊!

偏偏这群野猪还认为自己没有错因为自从孔孟之后就是如此的!

不管真的假的都挂靠着上头的名义先辈的名号喊的都是为百姓服务为黔首分忧其实将责任全数推给上面推给先人将事务全数推给下面推给百姓然后自己只要坐着等着看着什么都不做见到了好处就扑上去全数扒拉到自己身上!

所有的源头就是在这里啊……

『如此方是……』斐潜拍着手哈哈的笑了起来『求真求正唯一本源!』

君臣相视而笑就像是放下了一块心头巨石。

轻松并且愉悦。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