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541章找个工具么
设置

第2541章找个工具么(2 / 2)


黄老就像是规规矩矩的按照规律在排队然后碰上了不按规矩排队的结果发现有些家伙不按照规定排队竟然获利了那么接下来是坚持黄老无为而不争还是说顿时翻脸去相争?

汉初用黄老所无为不争是因为汉初法律法规根本做不到相争战国之后各地混乱且缺乏官吏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胡乱作为只会导致民间次生灾害频发所以才有黄老无为而不争。

民间自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各种无序又是碰撞到了一起必然相争黄老以民而治的无为策略当然就是继续不下去了。就像是上古时代各个地方的部落根本碰不到一起然后在那个时候讲什么国家理念治国外交有毛用?而等到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部落和部落开始出现纷争残杀吞并之后这个时候还怎么无为?

毕竟每个人的立场都不一样。

不同立场的会对同一件事情产生出不同的看法和解读也有带来不同处理方式并且会坚信自己没有错旁人才是错的。天下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如此永远无法让所有人在同一件事情上统一看法和解读。

有时候道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甚至是大部分人都达成了共识依旧会有少量的乐子魂会跳出来发表不同的意见。

永远无法统一看法但是可以在行动上达成一致。

可以保留意见但是行动要统一。

不统一就受罚。

这个达成一致就必须要更高一个级别的干预所以汉代黄老的策略自然而然的就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天地之生物强食弱大贼小智残愚物之势不得不然也。昔日匈奴兵强则害于边掠汉民朝堂惶惶求亲和而如今汉强则屯于边复阴山兵锋所指胡人不敢妄举斐潜缓缓的说道时也势也。天地莫不如此万民莫不如是。黄老之言可至于内难胜于外。

庞山民沉默了很久才缓缓的点了点头骠骑所言有理。故而当下青龙寺骠骑不欲以老庄而论之?莫非是欲法之?

斐潜哈哈笑了笑摇了摇头说道:亦非也。某说过乃求其新这新是百家新非一家言。

斐潜转向黄旭示意黄旭便是从一旁的护卫那边取一个锦囊来然后奉给斐潜。

斐潜多少有些恶趣味的将锦囊递给了庞山民此乃锦囊妙策也仙民不妨观之。

庞山民隔着锦囊捏了一下有些硬然后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竟然是一卷卷的羊皮卷这是

这是可多之士书卷也。斐潜微笑着说道内有转译轩的译文。

可什么士庞山民有些发愣他显然也看不懂羊皮卷上的文字然后抽出了转译轩的文稿看了起来过了片刻之后微微皱眉这是名家?

斐潜笑了笑似名非名也。

庞山民皱着眉继续看下去。

有人说诸子出道即巅峰斐潜认为这句话有些正确也有点不正确。

正确的是因为春秋的时候是比较典型的封建社会然后各种学术是根据诸侯各地不同的地方特色而出现的受到其领主或者说诸侯王的支持于是学说就变得繁复思想家自然就变得很多。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纵横家说穿了就是外交家。频繁的出使各国也频繁的变更立场每个使者都是巧舌如簧使用利益杠杆做到军事做不到的事情。

这种纵横家的强悍在延续几百年后就在大一统环境里被消磨没了。

在华夏大一统的大国环境之中不会容许有那么几个人在内部搞东搞西的。

但是有个邻居就不是这样了。

东倭在维新之前各地始终实质割据纵横术是大名极其重要的工具和武器。这种外交传承一直持续到后世现代。所以在后世近现代当中有时候总是觉得东倭咄咄逼人似乎从大清到民国总是在吃亏其实研究起来有很多是吃亏在其外交手段上这些东倭外交家懂借势懂大势懂换立场懂搞舆论能软能硬上能撂狠话搞暗杀下能土下座舔沟子无所不用其极。

而华夏自春秋战国之后纵横家就衰弱了即便是有些隔三差五被烧一回的文献传下来但是再厉害的文献也没有实操经验华夏各个封建王朝的对外部门基本上都是样子货色再也没有超过祖辈一帮几乎都没出过国的人在管外交就像是根本不懂农业的文吏在管农业被啪啪打脸之后才从头开始学外交。

看了好一会儿庞山民才将手上的译文放了下来骠骑这究竟是何意?恳请指教。

斐潜笑了笑指了指桌案之上的棋盘说道:诸子百家便如这横竖之棋盘后人无数才学艳艳之人于其上添砖加瓦涂抹增绘那么究竟是这棋盘之功勋为高还是后人之巧思更佳?

斐潜说着将棋盘上的棋子一扫而空即便是重开新局依旧是在这棋局之中;

嗯反正下得都快输了干脆找个由头不下了。

庞山民有些发愣盯着棋盘。

咳咳斐潜装作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仙民可知除了黑白手谈之外长安之中还有象棋还有扑博之术?

庞山民抬起目光点了点头。

这便是了。如今若是将这些象棋高手扑博妙手皆聚集一处争冠却只能行此黑白手谈孰可胜之?斐潜意有所指的说道春秋百家便如百棋各有下法各有其妙然如今陷于一处求全责备其理可通乎?

人食百谷有男女之别有老幼之差有上下之分有聪慧者亦有愚笨者有力大者亦有羸弱者岂可一概而论之?斐潜缓缓的说道诸子百家究竟是应先有诸子方有百家亦或是先定了百家方可有诸子?如今天下又是如何?

这个庞山民有些发愣目光游动起来显然是在思索。

死文化是不能进步的也不能变动的就如君子三畏它就界定了古代圣贤不可损毁的定理有异议你可以心中偷偷去想但是一旦说出来那就施以少正卯之诛除非整个朝代风雨飘摇求着改变不然儒家就是正统死文化就是主流一言堂就是封建王朝的正统。

严格说起来孔子也不是原创者。孔子也是自称述而不作但是孔子之后大部分的后学儒生都是依赖孔子做文章的这就很有意思了。

就像是某个马猴写三国顿时有人跳出来你这个马猴这一点都不三国!三国应该是忠义是权谋是黄沙血染是同榻而眠是舌战群儒是七进七出

嗯怎么有些怪怪的

反正就差不多这样。

所以必须让华夏的文化重新活起来要有更强的生命力要有更凶悍的战斗力!

在它还未僵死之前重新让其活起来。

斐潜哈哈笑着忽然哦吟起来: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有永叹。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斐潜指了指桌案上的羊皮卷如今此便是外侮仙民可胜任否?

想要打赢想要发展想要获得更高更好的进步就不能是什么动不动不过如此亦或是太过肤浅亦或是奇淫技巧然后轻描淡写的说一声弃了罢了就算是完事了。

所有工具都是要拿来使用的而不是去崇拜那个工具。

孔孟之道如此亚里士多德也是一样。

唯心有好的唯物也不错混沌阴阳逻辑思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向这个天下这个世界蹒跚前行的工具!

人食百谷为何不能有百种工具?

非要只能用一种工具?

只可以下一种棋?

可是偏偏有这么一些人看见有人说儒家好便是骂其为儒家狗看见有人说西学妙便是骂其为西方奴听着风来就骂雨见到一斑就骂全豹!若是问其有何法两眼一瞪手一摊老子不懂只懂骂!

庞山民思索了一会儿然后笑了起来抚掌接着斐潜的后半段吟唱道: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妙哉妙哉哈哈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