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410章另类辩论(加更)
设置

第2410章另类辩论(加更)(2 / 2)


这句话虽然祢衡不懂但是隐隐约约的能看得出来能感受得到。

关中三辅一带的人明显精气神更足思想更为开放更为活跃也更为自信。这种自信不仅仅是表现在关中士族身上也体现在关中的这些普通的农户甚至是佃户身上。

思想的活跃自然是体现在青龙寺之中。

当然也不完全都是这样。

比如在青龙寺里面这些天天口中言必有仁德的其实就和山东士族那帮子人差不了太多。祢衡甚至不止一次的看见这些天天称仁德的家伙趴在酒楼栏杆之处瞪着眼死死盯着胡旋舞在嘴角流出了感慨的泪水

胡旋胡者谓胡人也旋者谓裙旋也。

尤其是西域来的那些色目人穿着无跟的舞鞋伸展身体用脚尖点地高速旋转裙摆高高飘起露出

表演的舞台周边简直是人满为患。

不仅是如此祢衡曾经以为关中都是一群穿着胡袍腥膻味重和胡人一样动则杀人蛮横无理就像是当年的西凉一样结果到了长安之后才发现穿着胡袍的胡人也有但是也有很多看着像是胡人的却穿着汉人的衣裳甚至觉得传上了汉人衣裳就很自得

这让祢衡感慨万千。

如今的关中已经不是当年的关中了。

至少不是董卓西凉时期的关中了

有热忱的、有信仰的、有狂热的、有求利的、有不得不服气的、有把工作当成混饭吃的

这就是此时此刻的关中。

这就是此时此刻的青龙寺。

祢衡转过回廊看见在一间厅堂之前围了不少的人不由得往前走了几步在围观的人当中往内望去

这是青龙寺之中的辩论厅厅堂的名字简单粗暴正论厅然后分成子丑寅卯等。厅堂之内宽敞明亮的屋子内阳春的阳光透过窗楣洒落在地上铺着的从西域而来的织花毛地毯上。

在织花毛地毯正中便是有两人隔案而坐。

而在厅堂下首也坐满了人而且人多到厅堂之内都已经坐不下了便是像是祢衡当下一样站到了厅堂外围。

祢衡踮起脚尖往里看了看一人祢衡认识是王昶。另外一人也是颇为年轻但是祢衡不认得。祢衡仰头看了看在正论厅一侧悬挂着的木牌上面写着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祢衡有些惊奇旋即有些恍然。

看来都是被这个范阳卢氏所吸引来的毕竟当年这个姓氏也是在大汉朝堂当中响彻四方

开始辩论了?

祢衡伸着脑袋。

哦还行刚开始

只听闻厅堂之中那名范阳卢氏的年轻人拱手向王昶说道:小弟于幽州有闻王兄满腹经纶守山学宫大比之中亦是常年为翘楚今弟有惑还请王兄不惜赐教

贤弟谬赞还请直言。王昶说道。

王昶之前也是辩论小能手后来出仕之后便渐渐少了参与辩论。

这一次也是因为范阳卢氏卢毓相邀

卢毓是卢植之幼子。

卢植可以说是东汉名声相当好的大儒了卢毓作为其幼子在豫州冀州游走了一圈后来觉得曹操之下官场动荡不安便是先期回到了幽州家中避祸结果幽州又点燃了战火只能是被迫再次离开辗转到了关中。

这一次找到了王昶虽然表面上是要进行辩论但是实际上么还是为了扬名。而王昶作为太原王氏和范阳卢氏之前就算是关系不错因此才愿意陪卢毓这样辩论一场。

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站上舞台。

卢毓微微环视一圈发现聚集的人确实不少心中多少有那么一点的紧张。

王昶对着卢毓笑着点了点头。

卢毓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今有商贾贩卖货物低买欲低高卖欲高富者家有万金阡陌连绵奴仆千计宛如无封之王无爵之侯仓廪之中米粟陈腐庭院之内衣锦铺张此等之辈不稼不穑究竟何益于国乎?

王昶点了点头伸手示意卢毓继续。

商人的这个问题不仅是今天卢毓提出来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是在青龙寺当中的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议题了甚至可以说自从斐潜将士压倒了和其他三者共同位置上的时候士就对着商开火了毕竟喷商是政治上的正确若是喷农工那就是思想有问题了

卢毓继续说道:今关中产业颇丰瓷、茶、布、锦兵器、战甲、牛羊、战马以换山东之漆、角、胶、麻靛青、茜草、松油、贝壳若论其物皆民夫之辛劳也然东西何以异?关中三辅富之逾富荆楚豫兖贫者逾贫?

王昶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比前面的一个才更有一些意思。

和关中三辅不同在崤山以东的农民这几年确实是过得很辛苦苦不堪言。

一方面这些农夫他们要承受战火的侵袭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承担赋税和徭役。当然还有隐蔽的一条这些山东的农夫还被迫分担了因为关中三辅而形成的工业剪刀差的伤害。

山东士族为了维持原本的奢侈的生活纷纷将贸易当中产生的差额转嫁到了普通的农夫身上让这些农夫承担更多的支出获得更少的报酬承担更高的地租更繁重的劳役粮价一降再降赋税一高再高

有产业支撑的还算是好一些。

毕竟关中三辅的工商业发展也会让这些山东小庄园小地主们眼红多少会效仿着斐潜的模式来进行运作开设规模的经营比如统一生产集中种植什么的以便于更多的收集一些关中需求的麻草靛草松油贝壳等等物品。

再加上山东的商户基本上都是在士族的控制之下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这些商人又会在自身的需求和士族的要求之下对于一些物品的销售提高售价降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进一步的对其下辖的农夫进行放血。

从这个方面来说卢毓对于商人的厌恶以及对于山东农民的苦难的思考也算是继承了其父亲的一些精神传承。

王昶微微思索了一下并没有立刻回答卢毓的问题而是提问道:若是以贤弟之见当何以为之?

农乃国之本也故应重农。首先当同耕同食忙时贤能与民同耕农闲之时贤能可同织席授道

其次当物有均分。人之所余集于一处由贤能主持分配不得囤积居奇亦不可二价如此方可平正于民是也

其三当散利于民。上之所好下必从焉骠骑之下多有产业摄利于民也故下多仿效长此以往当为祸端

王昶听着听着不由得笑了起来。

没想到这个卢毓还真是

可笑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