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321章脚底下的黑暗
设置

第2321章脚底下的黑暗(2 / 2)


斐潜问道『士元之意当属何人?』

庞统也是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司马仲达如何?』

斐潜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善。』

这一次的调整不仅是表面上的这些事情还有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东西比如直尹监会倾向于招揽士族子弟当中的女性担任官职巡检处则是重点安排各个战区退伍的兵卒士官有闻司则是主要由基层贫苦子弟构成而大理寺则是安排精通律法且相对地位较高之人为任。

只要在后世见过一些市面的都知道负责具体审判一个案件的法官公正与否是究竟有多么的重要并且这些法官的言行不仅仅只是影响一个案件甚至能覆盖映射到一个年代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影响下去。

比如扶不扶比如不加班就罚钱还有某汽车状告消费者侵权等等的案例甚至能影响一个世纪!

而普通百姓之所以选择躺平认输挨打认罚并不是觉得公平公正了而是因为『不是我冤是武举老爷冤枉!』普通百姓还要吃饭还要卖凉粉糊口谁经得起三番两次三年五年十年的诉讼又有几个普通百姓能够像是士族子弟一样翘着脚有闲工夫甚至可以雇佣『武举人』一路奉陪?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斐潜再三衡量认为当下大理寺就必须选任一些年轻的大士族的弟子充当审判官一方面是这些大士族子弟见过大场面不会因为一些毛头小利便是丢失了自己的立场在对待一些较为普通的案件上比较容易拒绝贿赂注重自身名声年龄大的就比较没有了冲劲容易和稀泥。

另外一方面是这些大士族的子弟也才有条件对刑名律法有所研究也比较会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去衡量法律问题毕竟他自己就是出身统治阶级而一般地方官吏的刑名师爷之类的虽然也精通律法但更多的时候这些人是将聪明才智发挥在如何用这些律法和地方勾结获取利益上……

即便是这样安排依旧还有漏洞。

但是也是仅能如此了……

人本身就不可能完美更何况由人制定出来的制度?

但是比起当下大汉的这些毛躁的体系来说如果真的按照斐潜的思路进行架构那么可以说这个体系覆盖了上中下三个层面人员分布也多元化再加上主要负责立法的参律院还有以挑刺谏言为主要职能的直谏院就像是房子的四柱二梁在加上原本的行政门窗便是搭建起了整个的朝堂的律法规矩。

当然这些还不够还有后续……

规矩是规矩执行是执行好的政策最终执行出来了一个坏的结果也是经常见到的事情因此最终这一套的架构最终会演变成为如何也还是需要不断的观察和调整。

『还有一事……』斐潜看了看庞统说道『这尚书台之下再设一个秘书处……负责人么暂时还不好选士元你先兼任罢……』

『秘书处?』庞统不明所以。

『秘书』一词虽然说在大汉已经出现了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指人而是指物。也就是那些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书籍一种是宫禁里的秘籍因为是宫禁内收藏的各种经典文献因而一般不予公开故称为『秘书』。类似于一些不怎么好公开的事情比如皇帝起居录等等。

另外一种的『秘书』则是指谶纬图箓。

毕竟谶纬在汉代实在是太流行了就跟后世某战在资本当中的地位一样资本不倒某战不灭。从统治阶级到上层圈子都有意识的在利用和维护谶纬所以谶纬当然不会倒下因此指代谶纬或是巫师方士的一种预算吉凶的隐语也叫做秘书。

一直到了曹操后期为了和明面上属于皇帝的尚书台对抗才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秘书令以『典尚书事』来取代尚书令收发奏章、草拟和上传下达的职责。

然而斐潜想要成立的秘书处跟这两种都不一样。

『秘书处主秘书。』斐潜缓缓的说道『直尹巡检有闻大理其用或显或隐显于明处者当直报无碍然暗处之秘怎可层层转报?直尹者可有隐匿不记巡检可有懈怠不公有闻可有滥竽不听大理可有枉法不平此等种种若由其明报上可知否?』

庞统愣神半响然后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面露哀怨之色。庞统觉得这个事情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很复杂少不得又要没一个下巴了……

斐潜一看便是明白了七八分便点了点桌案说道『饭一口口吃事一点点做有没有说要一口吃下天下所有的饭菜何惧之有?所谓秘书之处便是如此便如左传一般以岁月记事依时汇总对照核应便可知其真伪……』

『例如有闻上报乡野有冤然直尹不见其记巡检不见其怨大理不见其案……』斐潜笑了笑说道『若无秘书一处便是相互扯皮待时过境迁人死案消不了了之可也……』

庞统恍然不过又是问道:『若是秘书之处……』

斐潜叹息一声说道:『总比没有强。』

庞统亦是默然。

『田国让先做一段时间的书佐看看品性如何再行安排……』斐潜继续说道『至于陇右之事……迁王彦云为陇西学宫祭酒于襄武修建明堂收寒门百姓入学王文舒则去陇右封金城令……』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太原王氏作为山西士族站到了斐潜一侧并且几次的风波当中都没有给斐潜增添什么麻烦甚至王昶还平定了一次的叛乱。虽然在指挥兵卒的过程当中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

因此在这一次的陇右平定之后斐潜就打算给太原王氏的这样两个人安排一些比较实权的职位一方面是陇右陇西确实缺乏官吏另外一方面也是给其他人一个榜样只要乖乖跟着斐潜走自然都会有好处。急着争抢的未必有不急不躁的有安排。

想要让整体的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是民智的提升。

而想要提升这个民智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即便是到了后世在斐潜所经历的年代当中也有不断地变换了各种花样的衣服的言论而将这些言论的外衣脱下之后实际上露出来的就是『愚民』二字。

最开始说什么『原子弹不如茶叶蛋手术刀不如杀猪刀』然后变成『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然后再演变成为『生活那么苦及时行乐爽字当头』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实际上都是为了让寒门子弟贫苦百姓自我了断前程。

因为中考和高考是国家唯二尽可能用了一切手段甚至是出动武装力量确保的相对公平的考核方式……

而那些鼓吹人生在世只要爽的人上蹿下跳的叫嚣表示说人生不仅仅就是两场考试大讲特讲什么不能为两场考试而活着但是这些人绝对不会说除了这两场还算是相对公平的考试之外其他所有的考试其他所有的事情是连相对的公平都没有的甚至不学习不拿到一定的学历有时候和其他人一同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这些人只需要在寒门子弟贫苦百姓最有希望改变人生的时候稍微引诱一下就可以让一些人傻乎乎的走歪了然后等到寒门子弟贫苦百姓失去了最宝贵的学习机会长大之后被生活殴打得痛苦不堪的时候又会站得高高的进行批判『看看这些穷鬼之所以穷就是因为懒就是因为这些傻逼在该努力的时候没有努力该勤奋的时候没有勤奋!所以这些人穷能怪谁?』

后世都是如此被某些有心人天天引诱着大量的人去追求爽去躺平去放弃更何况大汉当下?如果不趁着贾诩张辽太史慈等人将陇西陇右荡开一个缝隙的时候把学宫的口子扎下去让底层的民众有个可以往上爬的缝隙难道还等着这个口子重新封闭起来再来表示遗憾么?

这个攀爬的过程肯定是很辛苦甚至可以说是痛苦但是至少……

头顶上还能看到光还有希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