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诡三国
  4. 第1319章 师道
设置

第1319章 师道(2 / 2)


而强调古文经学的儒家子弟来说五经是这样的:易、书、诗、礼、春秋。

或许在不甚了解的人眼中这个有什么区别就像是扑克牌花色习惯最左边放红心的还是黑桃的不都是一样的牌面?

但是实际上在儒家子弟当中尤其在汉代当下这个排位很重要是非同小可的事情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主张今文经学的人认为孔子是“素王”当然不是指孔子喜欢吃素(本章说注)那么对于今文经学来说五经就是孔子阐述微言大义的凭证诗、书、礼是素王在政治上具体的礼节和教化的内容而易和春秋则是孔子思想的精细微妙所在。诗经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诗经最浅显易经在后面因为易经很玄奥很高深而作为孔子编订的春秋则是在最后面也就等于是孔子比古代帝王都要高深玄奥。

古文经学的人则是习惯经文成书的时间来排列易经是伏羲那个上古时候的自然是第一书是从《尧典》开始的所以第二诗经最早的是商颂比尧舜晚排第三礼经主要讲的是周公时期的所以第四春秋其实是鲁史又经过孔子的修订位列老小排在最后。

所以同样是排在最后的《春秋》但因为在前面排列的不同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今文经书表示孔子就是“素王”古文经则是说孔子就是个整理图书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学者而已。

为了这个所谓“正五经”或是“颠倒五经”身份称谓在西汉中后期差点人脑袋打出狗脑袋出来……

可见人真不能闲和先秦抗争的时候屁事没有一清闲几十年上百年下来屁都是事了。

司马徽不清楚斐潜现在脑袋里面转悠的屁和事的关系但是他清楚斐潜肯定已经是大体上明白今文古文相争的情况并且还有了他自己的想法和策略于是就将目光投了过来说道:“五经之事子渊既有定论不妨赐教一二。”

斐潜摆摆手谦虚还是要的。

不过从结果来看其实今文和古文相争在后世五经的排序已经是给出答案了。毕竟古文拗口隐晦难懂今文可以掺私货谁不喜欢啊?但问题是一边掺私货一边将祖师爷高高裱起来表示自己是奉了祖师爷的传统在掺私货……

孔子要是真的泉下有灵棺材板肯定是盖不住了。

司马徽又笑着说让斐潜随意说说只是闲谈何必拘束云云斐潜才说道:“经书之妙不在前后而在其理也;孔子之尊不在其貌而在其道也。”

这个是大白话而且放在那里都对所以司马徽也没有接话只是点点头示意斐潜继续说。

“……故而守山学宫之内不论今古只论师道……”斐潜端起司马懿奉过来的茶汤看了看里面浑浊的颜色闻了闻嗯还是算了不喝了不知道女装大佬有没有加什么稀奇古怪的料。

女装大佬低垂着头露出一截优雅的脖颈跪坐一侧纹丝不动。

水镜先生司马徽倒是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斐潜的举动他现在全部的心力都在琢磨着斐潜方才说的话语:“师道?”

“……尊师重道也……”斐潜停顿了一下有些厚着脸皮说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水镜先生不停的点头摇头晃脑的显然是很认同就连一旁力求装作不存在的女装大佬都不由得抬起头盯着斐潜目不转睛。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司马徽不由得将手一拍大赞:“好好!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初以圣与愚相形圣且从师况愚乎?师者师其道也年之先后位之尊卑自不必论!大善也!”

斐潜点点头说道:“天生万物万物可为师农师于庄禾工师于器械兵师于沙场各有其长亦有其短何必求全责备?故而学问一事五经之书亦无高下之分唯有得道先后也。”

“好好!”司马徽大笑。

司马徽能和庞德公聊的来自然不是什么死扣书本然后抱着儒家弟子天下第一而去的并且在汉代也确实没有什么人会觉得儒家弟子就有多了不起在这个年代更多人还是觉得自己家族更重要。

至少刘邦指着儒生破口大骂扯了儒生的帽子丢到地上撒尿也不见得被汉代这些儒生记恨到骨头里还是对于刘邦称赞有加的若是在后世……

“尊师重道学以致用。此八字便为守山学宫之紧要也亦为蔡公毕生之念……”斐潜顺手就扯了蔡邕当大旗“今学宫大祭酒令狐孔叔脾性温和纯良谦顺若为讲师则余之若为卫道则不足。潜当下政务繁杂分身乏术学宫之事又断不能废水镜先生名满天下学问通达故而潜有一不情之请……”

“……请水镜先生任守山顾问以正师道传承经文不知水镜先生意下如何?”斐潜站了起来朝着司马徽拱手而拜。顾问这个职位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并非后世专属。

司马徽来守山肯定也是冲着学宫来的这一点毫无疑问要不然也不至于特意留在此地但就像是后世伟人所言团结可以团结的打击那些不能团结的从整体上来说司马徽还是可以作为一段时间的战友的毕竟不管是在河内还是在荆襄司马徽的声望都比较大有他加持守山学宫自然比令狐邵或是蔡琰更好一些。

这样一来令狐邵主要负责政务的方面司马徽则是侧重于论道而对于蔡琰来说她先天上在“书”的强势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因此三个人并不会有太多的重叠倒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司马徽自然是推辞但是对于那些所谓的年老啦才疏学浅啦的词语斐潜就静静听着笑笑然后又再度上演来来往往的戏码最终司马徽才长叹一声表示勉强接受。

斐潜当即表示选择吉日当众宣告云云然后两人才重新落座相互看看顿时感觉有些微妙的变化不再如之前一般的生硬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好好”水镜先生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不知将军对于学宫有何安排?”

“唤某子渊就是……”斐潜笑着表示司马徽不必太过于客气“之前蔡公在世之时多有言及学以致用一事如今水镜先生不妨以此入手……正值开春大考不妨以此为题如何?”

“学以致用?”司马徽思索片刻“不知将军欲行射策亦或对策?”汉代的考试方法有射策和对策两种。所谓射策犹如后世的抽签考试内容侧重于对经义的解释、阐发博士先将儒经中难问疑义书之于策加以密封由学生投射抽取进行解答。所谓对策是根据学官提出的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撰文以对。

“自然是对策为宜若言论上佳者可张榜公示加以封赏。”斐潜笑着说道“此外佳作前十并水镜先生之评可汇集成册令工匠刊印置于书肆之中以赠学子一则可扬守山之名二则亦可达先生之道不知水镜先生以为如何?”

要人办事自然是要给些甜头像司马徽这样的人钱财女色什么的当然是看不上多少反倒是留名于世间更令其心动。

“这个……好好……”司马徽闻言顿时和斐潜一同笑了起来连声说道“将军考虑周道如此自然甚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