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诡三国
  4. 第二四四章 古经今经
设置

第二四四章 古经今经(2 / 2)


这种学派之间的斗争在战国后期达到了巅峰最后的结果就是信奉法家的秦国用铁血统一了中原但是在统一之后虽然推行了同文同轨但是还是发现在崩塌的旧世界的废墟之上居然还有不同的声音在窃窃私语于是就进行了一场学术范围内的屠杀行动……

许多儒家的经典就是在那个时刻被毁坏遗失的。

但是秦朝的法家毕竟是第一次学术派别执政没有什么前人具体的经验可以进行参照因此法家到最后就跟随着秦朝很悲剧的就领盒饭下场休息去了。

汉代初期刘邦先是采用了黄老之术的道家进行统治后来发现黄老之学讲究的出世无争不适合自己的统治便一直在寻求其他的方式儒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当时经书确实是在秦朝被损坏了太多所以随后为了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当时许多大儒就纷纷出现将自己书经贡献出来但是这些经书和后来陆续发现的残留先秦文经有一些的不同之处最主要就是在对于孔子的角色定位不同今文经为了捧高儒家地位有意的崇拜孔子将孔子提升至玄圣素王的神位上;而古文经还是认为孔子只不过是一个教育家、史学家古文经更崇拜的是周文王……

蔡邕说道:“今朝野之间多有因古今相争反目者汝需谨慎。若有言及经书微言大义者多为今经听之即可不必辩之。”

斐潜一边点头示意受教一边心中想到原来蔡邕师傅是温和的古经派别啊而且还担心我会因为其他的人因为一些经书的不同解读导致不必要的争执。

斐潜不由得心中生出丝丝的感动蔡邕师傅真是将自己就当成是孩子一般的关心呵护啊!记得当初自己刚刚从大学里出来要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家里的父母就是这么交代的公司里面如果遇到有什么纷争听听就好了不要去参与……

这真是……

古代知识受于文字载体的限制所以采用的都比较简约隐晦的方式进行记载因此对于同一本经书甚至是同一句都因为个人的解读不同会产生一些歧义尤其是在汉代还没有产生句断的年代这也经常会导致两个学派相互争执……

斐潜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蔡邕是古经学派的维护者那么当下朝堂之上谁是今经的拥护之人?

却没想到蔡邕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说道:“今经者众习古经者不多矣卢子干亦是古经大成者可惜……”蔡邕只说了一个已经离开朝廷的卢植其他人都没有讲是属于今经还是古经的一方面是担心斐潜知道谁是学习今经的就会因此产生出一些亲近某人或是敌视某人的举动这对于一个新入朝堂的人无疑是不妥的也是与蔡邕一贯的君子不朋的理念相悖;另外一个方面蔡邕之前也是有遇到过原来学习古经的但是后来却因为各种原因转身投入今经的怀抱所以也不好跟斐潜讲……

这一次蔡邕那么痛快的答应将自家的藏书运走一方面也是感于斐潜的诚心之意一方面也因为古经学派本身的书就少不像今经学派可以自己编所以也不忍心再次让书简蒙受损失。

斐潜忽然问道:“不知王司徒是否学于今经?”如今的司徒杨彪辞职王允又重新顶了上来担任了司徒但是仍兼尚书令。

蔡邕看了看斐潜显然比较奇怪斐潜为何单独问及王允但是既然斐潜问了便想了想最终还是如实的说道:“王司徒确习今经。”

原来如此……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