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将军好凶猛
  4. 第七章 腊月
设置

第七章 腊月(2 / 2)


东洲寨这是想尽可能将青壮男丁以及身体还算健壮的妇人、少年留下来扩大兵马规模在白露湖以南的临江地区更大规模修造垸堤、城寨开垦粮田而将更多身体孱弱的病残交给南蔡招讨司以示诚意那些扶老携幼往东洲寨聚拢的流民首领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被送出来的流民也不会觉得是被抛弃甚至留下来的健壮反倒有身陷泥潭、裹足难去之感。

事实上因为赤扈人入侵、被迫背进离乡、逃离家园的流民势力对楚山是没有排斥的。

他们附随洞荆联军更多也是为了生存并没有推翻朝廷的野心甚至都愿意接受地方官府的招安。

问题是过去这几年数以百万计的流民南涌与当地民众争地激化了与地方的矛盾被地方宗绅及民众所排斥之后为了生计又被迫拿起刀枪劫州掠县州县借招安名义进行诱杀之事屡屡发生双方的怨仇越来越深更谈不上有什么信任。

倘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在南蔡招讨司与荆南制置司之间择选其一投降绝大多数流民势力乃至相当多的洞荆联军嫡系势力都会选择后者。

楚山这两年来在鄂北侨置南蔡县花那么大气力安置二十多万饥民绝非荆南制置司天花乱坠般的花言巧语所能相比的。

白露湖打开口子之后几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瘦骨嶙峋的饥民来投然后经长林、赤桑大营疏导到沿荆北长堰、章樊-长林新河分布的二十多座军寨进行安置。

这些流民与南蔡迁来的民众以及从当地招募的失地民户一起投入到长堰与新河道的开凿、修造中去。

东洲寨说是择留健壮将病残老弱都送出来但实际上五六年来颠沛流离大量的老弱病残都已经病死或饿死。

此时绝大部分北投的老弱病残更多是因为饥寒交迫所致的身体上的虚弱。

这些饥民安置到各处军寨没有太多的精粮细粮豆麦掺入野菜蒸煮以酱佐食多少能管饱;没有多好的衣裳葛衣麻布填以芦绒足以御寒;一家子或几家人挤一间小棚屋里面铺上干软的草垫烧楚山所造的石炭炉取暖总算能睡得安稳;军寨里每天还大锅熬煮药汤大部分人很快就脱离虚弱从事一些轻松的劳作。

京西、河洛之敌今年冬季没有什么动作都龟缩在颍水以北或伊阙关以北回避与楚山军接触镇南宗王府与平燕宗王府的骑兵主力则停留在燕山以北及阴山南北这使得楚山能节约大量的资源、人马用于荆北。

事实上到腊月中旬楚山整个动员规模还不到前年形势最危急时的七成。

除开长堰、新河开凿修造外南蔡招讨司还于荆北长堰以北大规模修建屯寨。

江陵、监利北部、华陵县西部、当阳县东部以及荆门县南部作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地势低洼易为荆汉大水侵淹。

前朝末年地方割据势力更是在江陵城以北、大体沿着瓦子湖南岸修建大堰又截断往南流入荆江的沮漳水往北疏导在荆北形成广及百里的大泽时称三海阻挡占据襄阳等地的兵马南下。

大越立朝之后沮漳水重新导入荆水瓦子湖南岸的大堰陆续废弃或拆除三海又重新恢复瓦子湖及白露湖等湖荡、水泽与低洼区域相接的旧貌。

一些适宜耕种的土地百余年来也陆续有民户迁入修建垸寨繁衍生息。

不过大部分土地都为宗绅乡豪私占甚至都没有录入州县田册。

楚山一直以来的规矩就是没有录入州县田册的私占土地一律充公。

经过初步的丈量韩圭预估在荆北长堰修成之后新开垦的加上充公的私占田地总计将高达六十万亩。

这还仅仅是整个荆东、荆北地区可开发的一部分土地资源。

桑赤湖以东的监利县大部、华陵县南部以及沔阳、汉阳两县可充公以及可开垦的耕地规模更为庞大。

可惜的这些地区地势更为低洼同时又因荆江、汉水交会每年汛季的洪水压力更为巨大短时间内难以充分利用。

为尽可能减少矛盾以及动员当地的中下层贫民南蔡招讨司于荆北长堰以北所有充公的私占田地将照每丁五亩粮田、一亩桑麻地的标准直接分配给原先在这些土地耕种的佃户。

长期的水患以及近年来洞荆贼军肆虐使得荆北诸县(荆州北部四县加复州华陵县、沔阳县以及鄂州汉阳县)在册民口仅剩二十五万。

荆北长堰及章樊-长林新河推行新政涉及到的民户更是不足十万丁壮计二万五千余口绝大多数都是佃农可见这一地区的土地兼并有多严重。

扣除掉这部分配田南蔡招讨司这次总计能获得四十万亩田地实施军屯。

荆北低洼地带长期受水淹湖浸芦苇水草年年生长枯萎与泥泞混腐一旦能克服水患土地肥力极强。

南蔡目前新开垦的田地一季收成都抵得上桐柏山里的旱地两三季之多更关键是鄂北、荆东地区气候更为温润可以进行稻麦麻棉轮作亩均产出比河淮地区的旱地高出三倍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这些田地都要开垦耕种起来却不是一件易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