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软玉娇香
  4. 139、〔一三九〕失踪
设置

139、〔一三九〕失踪(1 / 2)


永安城里似乎真的太平不了了。

每日总有各种消息,不断地涌现。

今日是兵部侍郎府上又纳了两房年轻貌美的小妾。明日是禹王妃母家的小娘子们被人纷纷上门求娶,就连和离的、守寡的,都从先前的无人问津转瞬成了香饽饽。

宁王去了凤阳,宁王府的热闹却丝毫没有变化,甚至比他在时有更多人登门拜访。

如果不是有宁王妃约束着,宁王府后院得宠的那些侍妾们就要越发张扬起来。

于是乎,参禹王的,参宁王的,各种都有。

唯独被幽禁的废太子,显得就格外的悠闲。听说不过是一两个月,就有随他入秋深宫的女眷发现怀了身子。

通平巷,温宅。

两个孩子已经吃饱了,在奶娘的照顾下睡得像两头幸福的小猪仔。

温鸾坐在书房内,一边烹茶,一边听温仲宣说话:“这几?日从凤阳传回来的消息听起来都不大好,不光是凤阳,连与凤阳临近的几?个县,也都受到了秋汛的影响。”

“今年的雨水,也的确是大了些?。”

“翰林院有当地出身的同僚想要回趟老家。”温仲宣皱眉道,“永安城的房价极高,他们不少?人考取功名后,压根没法在城里买上宅子,只能租赁一两进大的院子暂住,家中老小则都留在老家。现下老家出了事,谁都坐不住了。”

这事说来也在情理之中。

永安城的房子从来不便宜,要?不是温家有钱,他们也买不了适合的宅院用来生活。

更何况是那些苦出身的书生,一朝得了功名,身上哪还有那么多银钱去添置院子,恣意生活。

就是过上几?年,手里头积攒下来的银钱够买个自己的小院子了,也不过将家里人接过来一起讨生活的。

温仲宣叹了口气,“他们家里都让人担心了,凤阳的情况只怕更不好。我也有些?,想回去看看。”

温鸾听着,满怀忧虑地点头。

他们都知道,担心无用。四?叔去了金州,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们兄妹俩要?是再回凤阳去,孩子更没法看顾。

可凤阳的秋汛,已经有了恶化的趋势,难免叫人担忧。

“对了,信送去了吗?”温鸾想到事情,急忙询问。

“啊,送去了。”

温鸾给阿爹阿娘写了信,前几?日没有往凤阳去的商队,就是民间的信差遇上凤阳当地的大雨,也纷纷摇头,不肯去送。

还是温仲宣托往凤阳去的小太监,帮着一道把信带了过去。

只是不知这信送到的时候,凤阳的雨会不会小一些?。

兄妹俩说着话,想到凤阳的事,连手里的新茶都喝得没了滋味。

出去端点心的瑞香进了门,与木香站在一处,犹犹豫豫好一会儿都没说话。

温仲宣从来不怎么注意自家妹妹身边几?个丫鬟,见两个丫鬟站着,也不斟茶也不把手里的点心放下来,有些?诧异。

“你俩在这充柱子?”

“……”瑞香噎住。木香抬手蒙住脸,无奈地转过头。

温鸾“噗”一下笑?出声:“阿兄,你这样……真的没法给我找嫂子了。”

她笑完,没忘记去看两个香,“怎么了?想说什么?”

瑞香抿抿嘴角,胳膊肘撞了下木香:“木香在外头听到些消息。”

“什么消息?”

“我、我说不大清楚,木香说!”

瑞香是个脾气急的,温鸾也晓得她急躁的时候总记不住一些?事,哭笑不得地去看木香。

木香咳嗽两声,正色道:“城中有人在传民谣。”

“民谣?”

温仲宣吹了吹茶盏,摇头道,“都说民间自有高人在。每回出点什么事,总有人立即就传了民谣出来。”

他们小时候有年大旱,就听租了自家田地的农户小孩裸着身子,在田埂间跑来跑去,传唱不知哪里编的民谣。

什么天大旱,地大旱,百姓肚里缺稻麦。

不过温鸾那会儿才出生,哪记得这事,听木香说起民谣,当下问道:“什么民谣?”

木香有模有样的学了一番。

唱的就是凤阳大雨,天下即将大乱。

因着内容十分简单,且没有什么难念的字词,以至于传唱极快。木香听说的时候,已经整个永安城的街巷里,都有小孩在喜滋滋地唱了起来。

“禹王的手笔?”温仲宣皱眉。

木香摇摇头:“副使已经将民谣的事告知了陛下。陛下命皇城司彻查,但眼下还未查探到是从哪处传出的。若真是禹王,这手段也太低劣了些?。”

温鸾微微点头。

她不如阿兄,知晓那么多朝堂上的事,可她也知道,党争如果真的那么简单,就绝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