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说网
  1. 向日葵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寒门崛起:科举让我富贵荣华
  4. 85、85:快订阅85章
设置

85、85:快订阅85章(2 / 2)


苗杵听了后心下一动,这个数,可是比银庄里向外放钱的价还要高一点点了,他真要借了一千两出去,一年就能净赚一百两。而且主动给利要定契,可见心很真诚了。

这种事到底是大事,苗杵不可能一下子就答应下来,问他:“你就不怕亏钱吗?”

“莫说我不觉得自己会亏钱,就算真亏了,我也不怕,下次再赚回来就行了,我又不是经不起失败的人。”

苗杵又问:“那要是船在海上遇到了事故血本无归呢?”

“一次不成的话,就投两次三次,总不可能次次都遇到风暴。”俞阅平静的应对。

说实话,不可能几句话苗杵就相信俞阅能做生意。他觉得这样的做法很有些冒险,就又就细节细细的问了起来,俞阅一一解答苗杵心里的疑惑。

而通过谈话,苗杵惊讶的发现,俞阅对经商之道极为了解,根本就不是心血来潮想要去赚钱。——其实在俞阅刚问他借钱,神情平静而笃定的时候,他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俞阅可能懂,只是没想到俞阅懂的比他预想到的还要多。

这让苗杵一下子愿意把钱借给俞阅了。

在这中间,苗盛借着送茶水的名义,进来了一次,让苗杵将人给赶了出去。

最后,苗杵道:“你等着,这事我得和内人商量一下。”

“这是应该的。”俞阅点着头,又补了一句,“伯父,海上生意一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子流入国内,往后,银子会越来越不值钱,你可以跟伯母商量一下,要不要自己也投一些钱进去。”

正待起身的苗杵又将微微抬起的屁股放了回去,十分坦荡的不懂就问:“银子越来越不值钱?这话怎么讲?”

“嗯,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银子的贵重程度,会慢慢的和以前一样,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贵重。我曾听老一辈的人说,他爷爷的时候,县城的一座宅子,大概在二十到四十两左右,而如今呢?三至五两就可以在县城买一座小宅子。要是一个人辛辛苦苦一二十年攒了三十多两银子,能买下六到十座宅子,如果他不买,等银子不值钱的时候,就只能买一两座宅子了。这样,可不就是银子不值钱了吗?”

俞阅尽量的用简单的话来解释。

苗杵脑子里将这件事思考了一下,理清了以后,就听懂了:“就跟同样数量的官钞,有时候换的银子多有时候换的银子少一样。当换的银子少时,就拿银子来换大量的官钞,而等换的银子多时,就拿这些官钞去换成银子,中间就能赚很多差价。”

俞阅认真的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苗杵边站起来边道:“你等一下。”说着,就出了房子,去找自己的妻子。

等把借钱的事和出海的事以及银子以后可能不值钱的事儿简洁的给说了以后,苗夫人有些绕不过弯儿来:“不是换的银子多的时候拿钞去换,再等换的银子少的时候换回来才是赚钱吗?”

苗杵看到一个赚大钱的事,正心热着呢,嫌仔细解释费时间,只说:“不是的,你先别管这个,不管银子值钱不值钱,我想做这个事儿,你看成么?”

苗夫人可不急,反而心里警惕的很:“银子就是钱啊,怎么会不值钱呢?”

要是往日里,苗杵一定会细心的给其解释,不过现在没时间,就道:“晚上给你慢慢解释,俞阅现在想向咱们借钱,少则一百两,多则不拘,一年给利一分,咱们借他多少?”

苗夫人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考虑半晌,才慢腾腾的带着些疑虑的道:“借钱的事问题并不大,只是出海赚钱这件事,会不会是那边给我们设的局?等我们尝到了甜头,投大钱进去的时候,一个事故出来血本无归。”

苗杵却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听了以后开始考虑,而后道:“也不是没这种可能,只是可能非常小而已。只要我们不贪心,少投一点钱,即使亏了,也不会伤筋动骨。”

苗夫人点了点头,嘱咐道:“动用千两银子以上,你就要告诉我。”

“那是自然,现在要考虑的是,要借多少银子给俞阅?”苗杵应着,又问。

“你不会想借他三五百吧?”苗夫人怀疑的望着苗杵。

其实想借一千两银了给俞阅的苗杵忍不住用食指蹭了蹭鼻尖,这才试探的道:“要不就借八百两?咱们再投两百两进去。”

苗夫人刚舒展眉头又忍不住皱了起来:“借这么多,他要是跑了怎么办?我们的钱不是打水漂了?你怎么能给他这么多的信任?”

苗杵叹了口气,在苗夫人身边坐下,感慨的说:“他都是秀才了,能跑到哪里去,最多就是欠钱不还。至于他是不是那边派来的,是的话,刚好看他们想干什么;不是的话,因着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我愿意借钱给他,直觉他不会失败。”

苗夫人皱着眉又道:“自古都是财不外漏,让别人知道我们家有这很多钱,我担心招来祸患。”

苗杵失笑,笑容里有一丝嘲讽:“咱们家有多少钱那边大概都知晓,要害咱们早就有流言传出去了。再说了,有他们虎视眈眈,也不差俞阅这一个了。”

苗夫人只好叹道:“你想借就借吧,给俞阅说清楚让他保密。只一点,要是这次赔了钱,以后就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别被利益诱惑。”

苗杵连忙应了下来,又与苗夫人音量了一些细节等事,才去见俞阅。

苗杵回到书房以后,对着俞阅俞阅道:“借给你八百两,我投二百两,一共给你一千两。”

哪怕曾经经手过大笔银子的俞阅,在听到这个数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

他是真没想到苗杵愿意借他这么多银子,他们又没有什么过命的交情,以他的猜测,最多能借来一两百的银子。

这还是好的结果,要是一两银子也借不到,他也不意外,那才是正常的。

可一下子拿出来一千两,实在超出了俞阅的预想。或者说是,苗家的富有程度,超出了俞阅的猜测——能轻易借出八百两,他家的财富肯定也有几千几万两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